EN

2025-04-01

“静”享美好生活,深规院助力深圳宁静小区建设,指南标准今日实施

作者:董办 浏览:加载中...

◎ 2025年4月1日起,深圳市《宁静小区建设技术指南》正式实施,安静生活不靠运气,“科学配方”加持让城市居住更宜人。
 
最近,深圳人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。
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牵头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深规院”)“操刀”编制的《宁静小区建设技术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于今日起正式实施。


宁静小区是什么,
终于能美美睡一觉了?

宁静小区是指噪声达标从而为居民生活居住、学习办公等提供安静人居环境的居住区域。
简单来说,无论是深夜的施工声、楼下的广场舞,还是隔壁装修的“交响乐”,有了《指南》后,对这些噪声表示统统“拒收”。
 
为什么建宁静小区?
法律条款话你知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》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区、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,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。
 
为此我们需要围绕宁静小区建设开展以下三大核心工作:
① 城市规划阶段“防噪于未然”,注重保护小区等区域的声环境;
② 小区建设时“内外兼修”降噪声,在开发建设时结合消减或管控手段。
③ 通过改善小区声环境,助力“宁静城市”建设。


◎ 图源:摄图网
 
如何打造宁静小区?
深规院划重点!

根据《指南》,建设宁静小区主要面向深圳市新建、扩建、改建和已建的居住区域,例如住宅小区、城中村等。
 
 降噪“黑科技”有哪些?
① 空间魔法:调整建筑空间排列是小区选址、规划设计过程中,决定声环境的关键环节。
② 自然屏障:通过设置遮挡物如山丘、土坡、地堑等自然地形物,或绿化林带、实心围墙、声屏障等消减噪声。
③ 建筑升级:通过加厚墙体、隔音窗,优化室内功能布局等,保护小区室内声环境。
 
小区内部如何降噪?
① 优化内部公共活动空间布局,增设降噪围挡 
 引入优美的自然声或人造声,打造“声音景观”提升居住体验。
 建设低噪路面,优化内部道路组织方式。
④ 采用产生噪声较低的空调、电梯等设备,或加装隔振垫。

管理大招:内外联动,噪声无处遁形!
① 小区内部:噪声监测+预警机制,引导物业、居民共建“静音联盟”,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,定期养护降噪设施等。
② 小区外部:主动沟通周边易产生噪声的源头,如工地、商铺,协商减少噪声“输出”。 

◎ 宁静小区的多形式建设:空间、设施、活动
如优化建筑布局、鸟鸣声景观、绿化林带、居民区宣传
 
让深圳的安静,不止于小区
宁静,不仅是一种环境优化的目标,更是一座城市温度与品质的象征。在繁华都市的一隅,给予人们休憩与诗意栖居的体验;它应长远地镌刻在规划蓝图之中,赋予城市更可持续的未来。
 
作为《指南》的编制“大脑”,深规院早已将“宁静基因”注入城市血脉。从屋顶花园到立体绿化,从噪声管控到生态设计,深规院用专业力量,让深圳的每一处角落都能“静享美好”,为推动全国宁静城市的建设打造创新示范。

本文配图除特殊标注外,其余图片均为AI生成。